嗑瓜果啃雞骨 牙裂增2成 尾牙到春節 大吃大喝 男咬斷臼齒(2013年2月17日蘋果日報)
2013年02月17日
【蔡明樺╱台北報導】春節大魚大肉不忌口,牙齒遭殃!一名31歲男子自恃有一口好牙,春節期間大啖雞、鴨、鵝肉和螃蟹,日前啃食雞骨時用力過猛,男子聽見「喀」一聲後,右側臼齒應聲裂開,痛到受不了就醫進行根管治療。醫師表示,從年前尾牙到年後開診,門診收治的牙裂患者已增加2成。
收治病例的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醫師賴智信說,男子不抽菸、不嚼檳榔,刷牙習慣很好,從沒蛀過牙,春節期間大魚大肉且每餐必啃骨頭,日前因咬到較硬的雞骨,男子用力過猛造成牙裂,滿口鮮血就醫,嚇壞同桌親戚。
海鮮帶殼先敲碎
賴智信表示,男子右側臼齒因受力不均,又太用力咬骨頭,裂痕深入牙髓腔,神經外露才會劇痛,現在進行根管治療抽神經等療程中,至少還要2周才能裝上牙套,治療期間為避免刺激患部造成二度傷害,只能吃粥、喝牛奶,暫時無法食用堅硬食物。從年前尾牙到年後開診,他在門診收治的牙裂患者已增加2成。
台北慈濟醫院牙髓病科醫師孫瑀指,民眾在春節時難免大吃,除啃骨頭恐致牙裂外,啃瓜子和開心果等堅果類食物,也常造成牙裂,尤其品嘗螃蟹螯足等帶殼海鮮時,最好先用夾碎器或菜刀把螯足的外殼敲碎,勿以門牙直接咬殼,避免牙裂。
賴智信強調,牙齒咬裂多發生在臼齒,也有人因啃瓜子門牙斷裂,尤其根管治療過的牙齒,抽神經後沒知覺,若沒裝牙套,牙齒脆弱恐一咬就裂,應提高警覺。
照常刷牙防細菌
孫瑀建議,民眾若不慎因進食造成牙裂,應盡快就醫,在此期間,刷牙、漱口習慣要照舊,避免口腔細菌增生造成患部感染。
防治牙裂 注意事項
★吃雞、鴨、鵝肉時細嚼慢嚥,不建議啃食骨頭
★吃瓜子、堅果類時輕咬,帶殼海鮮以器具輔助,避免用門牙咬殼
★發生牙裂無法立即就醫,避免用同側牙齒咀嚼,防症狀加劇
資料來源:賴智信醫師、孫瑀醫師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30217/34834488
Comments are Clo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