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腫漲流血不一定是牙周病 看看你有沒有吃這些藥物(2019/04/29聯合報)
2019-04-29 11:25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
一名70歲的老翁本身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問題,定期追蹤治療且穩定控制中,後因全口牙齦持續3個月的腫脹流血而到成大醫院牙科就診。臨床及x光檢查發現患者有牙周病,牙齦腫脹非常嚴重,但其腫脹的情況卻不像一般的牙齦發炎,在了解患者平常服用的藥物後,懷疑牙齦腫大跟患者使用的高血壓用藥的鈣離子阻斷劑有關。
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醫師張盈盈說,經請患者向其診療醫師商討更換降血壓藥,也要求患者做好口內清潔及進行後續的牙周治療,以改善牙齦腫大及牙周病的問題,在換藥及牙周治療後,患者牙齦恢復了健康,牙周狀況也維持穩定,目前定期回診追蹤約3年,跟牙齦腫脹流血情況說掰掰了。
張盈盈指出,與牙齦腫大相關的藥物主要有3大類:鈣離子阻斷劑、抗癲癇藥物及免疫抑制劑。牙齦腫大的情況通常出現在服用這類藥物約1-3個月後,且前牙區域會腫脹的特別明顯,一旦牙齦開始腫大,會使得口腔清潔更不易,進而惡性循環,讓症狀更加嚴重。
針對這類因藥物造成牙齦腫大患者的治療,通常會先建議請其醫師換藥,若是藥物引起的,換藥後大部分牙齦腫大的情況會有所改善;但若是換藥沒有改善、內科醫師不建議換藥,或是伴隨有牙周問題時,就需進行非手術性牙周治療,並搭配外用抗菌劑的使用。如果以上治療都無法達到效果,或是患者對牙齦外觀仍不滿意時,就會進入到手術性治療了。
張盈盈提醒有服用鈣離子阻斷劑、抗癲癇藥物及免疫抑制劑這3類藥物的民眾,平常應注意自身牙齦的狀況,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,刷牙要確實,每天都要使用牙線及牙間刷來清潔牙縫,並且每半年到醫療院所洗牙檢查,以降低牙齦腫脹流血的情況發生,不會因為這些牙齦相關副作用而無法安心繼續吃藥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3782990